今天,当孩子登录大思英语
进入绘本岛
☟☟☟
会发现多了一个按钮
☟☟☟
这就是本月上线的全新课程
《父与子》
这部由德国作家卜劳恩
创作于1934-1937年的漫画
是跨越国界的不朽作品
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
也是中国教育部推荐
小学生的必读书目
不过
当孩子点击“父与子绘本”的按钮
很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提示
☟☟☟
由于《父与子》涉及的单词难度较高,本课程仅对学完全部三级课程的学员开放,努力加油学习吧!
是的
本月上线的这一课程
作为大思英语基础课程的延伸
只有把三级基础课程都闯过的小朋友
才能学习哦!
那么
究竟这一课程是怎么学的呢?
小编先来解密一下
点击“父与子绘本”按钮
将会看到这样的画面
☟☟☟
和“96个小故事”一样
每个故事会通过5种不同的方式来闯关
第1关,一张图自动播放
第2关,两张图自动播放
第3关,两张图选择
第4关,带中英文字自动播放
第5关,两张图选择
据小编亲身测试
通过5关之后
第一个故事《The awful homework》
可以达到
声音萦绕耳边
画面深入脑海
的洗脑效果
《父与子》全集195个故事
共有975关
赶快闯完基础课程
一起来挑战吧!
例牌菜 | 张杰老师答疑
1、为何选择《父与子》这部漫画作品?
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:
第一,这是一部有趣、经典的作品,问世80多年以来,已经受到无数读者的欢迎。我曾经在广州购书中心,看到好些小朋友坐在地上看这部漫画,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。兴趣是学习入门的第一位老师,能让孩子产生坚持的动力。
第二,这部漫画的画面和语言高度符合可理解性输入的理念。我见过不少四五岁的孩子,即使不认识中文,也可以通过读图理解故事的含义。在这个基础上,孩子可以通过画面辅助理解听到的声音,原来不懂的内容,在重复闯关中慢慢听懂,这样就会得到可理解性输入。
说到这里我想再次强调,声音是一纵即逝的,在它出现的那一瞬间,如果没有清晰的画面链接,这个声音是没有意义的,只有那一瞬间学习者能够理解,能抓住意义进行条件反射,多次重复后才会促进语言思维的形成。这个过程对于听力训练来说至关重要,也是大思英语的核心竞争力。
2、为何这个课程只对学完三级的孩子开放?
我们经过评估,《父与子》里包含的单词难度已经达到中国高中水平,因此,这一课程的定位是大思英语基础课程的延伸,是为学完全部基础课程的小朋友提供拓展性的听力学习。
有了基础课程打下的听力基础,孩子可以从这部作品中获得更多的乐趣,也能学到更多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。
大思英语的课程特色就是让孩子通过闯关解锁新课程,我们也希望“父与子绘本”能成为孩子们奋斗的目标,成为他们学完所有基础课程的奖励。
3、为何在每个故事的第四关要附上中英文字?
孩子通过前面3关的重复练习,对于故事的大概内容已经有了概念,第4关的文字主要是让他检测自己猜测的准确性,帮助他精准地理解声音的含义。这种设计在“96个小故事”中也有体现。
4、“父与子绘本”与“96个小故事”有什么不同?
“96个小故事”取材于新概念2,难度相当于初中水平,因此我们是对所有的孩子开放的,并在其中设置了重复的轮回。
而“父与子绘本”的目的是让孩子以兴趣为导向来拓展阅读量、知识量,在这个原则下,我们就不给他进行那么多复习了。所以这个课程每个故事只有5次重复。
※本文作者为大思英语